西湖大学湖心讲堂设立于2020年,由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发起,是西湖大学首个面向公众的非学历非学位终身教育平台。湖心讲堂旨在整合并传递富有科学启蒙、人文启迪及前沿探索价值的高纯度学习资源,服务于公众不断升级的知识迭代需求,以回馈社会支持,拓展认知边界,弘扬科学精神,践行时代责任。
Q1:什么是湖心讲堂?西湖大学湖心讲堂设立于2020年,由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发起,是西湖大学首个面向公众的非学历非学位终身教育平台。湖心讲堂旨在整合并传递富有科学启蒙、人文启迪及前沿探索价值的高纯度学习资源,服务于公众不断升级的知识迭代需求,以回馈社会支持,拓展认知边界,弘扬科学精神,践行时代责任。Q2:什么是湖心讲堂公开课?作为湖心讲堂面向公众的特色普惠性知识分享活动,湖心讲堂公开课每季度开展一次,设...
日前,教育部公示了《2024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遴选结果》。《科学传播场域下的文化育人创新实践基于“湖心讲堂”品牌项目的探索》获评“2024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”。
“春种一粒粟,秋收万颗子。”这句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古诗句,形象地描绘了种子蕴含的巨大潜力和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。承载着物种延续的关键任务,稳定着生态系统的多样性……除了实实在在的用处,种子还有更多的象征意义:希望、繁衍、传承、根基……一颗小小的种子究竟有多大的力量?在西湖大学湖心讲堂2024冬季公开课上,著名植物分子遗传学家、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和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、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分享了他们心中的...
恰逢湖心讲堂四周年,9月,“承前启后”的2024年秋季公开课邀请了物理学家、中国科学院院士、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所长张杰,与历史学家、澳门大学历史系讲席教授王笛,以“见广大于精微”为题展开探讨: 科学家如何在激光的聚焦下,见宇宙于小尺度之中?人文学者又是如何手持“显微镜”,剖析历史长河中普通人作出的贡献? 在这样特别的一期活动中,湖心再次打破学科疆域,在不同的观察视角中驰骋,让科学与人文的枝蔓在这里交融和解。这是对既有的17场讲座、35位“湖心贤达”的致敬,对一万多名观众及数百万网友的感谢,也是对未来更多对话许下的期待。
2024年7月14日,人工智能专家,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,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、智能学院院长朱松纯教授,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胡泳教授做客西湖大学湖心讲堂2024夏季公开课,以“机器进化论”为主题,一同探讨了人工智能的现状、挑战和未来。
3月29日,湖心讲堂首次走出杭州,在河南省郑州市举办公开课活动。人工光合作用领域专家、中国科学院院士孙立成,音乐美学家、教育学家周海宏,携手共谱“一束光的旋律——科学与艺术的二重协奏”。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、西湖大学人工智能领域教授张岳,将与两位学者碰撞智慧,漫谈“AI语境下的科学与艺术”。
2024年12月30日,西湖大学湖心讲堂(知识交流与服务中心),官方网站https://huxin.westlake.edu.cn/正式上线。
更多信息
更多信息
更多信息